姓名筆劃被說不吉利,我的反應與結果
我叫林珊,出生於一個春暖花開的五月。父母給我取名時,先想了好幾個字,最後決定用「珊」這個字,因為它聽起來溫柔、像海邊的珊瑚,卻又有五筆。對我來說,這是一個簡單的名字,卻在我成長的過程中,變成了一個被無數人談論的話題。那天,我在咖啡廳的角落裡,聽到一個陌生女孩對我說:「你名字筆劃太多,容易招惹不運氣。」我聽了,心裡立刻泛起一股不安,像是被人從背後推了一下。
那天的陽光斜斜地照進窗子,咖啡館裡播放著輕柔的爵士樂。桌子上擺著一杯熱騰騰的拿鐵,蒸氣在空氣中慢慢升起,像是小小的雲朵。女孩坐在我對面,她的眼睛閃爍著好奇,臉上帶著一點不屑。我深吸一口氣,說:「我也聽說過這樣的說法,卻不覺得有什麼問題。」她微笑,卻說:「那你還是要小心點,尤其是在重要的決定時,名字的筆劃可能會影響到你。」
我不禁想起在學校時,老師曾經說過「名字是個人身份的第一印象」,但她從未提到筆劃的吉凶。那天,我的心情像是被一把小刀輕輕劃開,兩側都泛起了紅血絲。她看著我,說:「我在一家命理館做過一次測評,結果顯示你的名字筆劃太多,容易招來不順。你可以試試改名,或者在重要場合加上吉祥物,這樣就能化解不利。」我聽得有些不解,但心裡卻泛起一絲恐慌。
我決定去找那家命理館,想要親自體驗一下。命理館的門口掛著一幅紅色的燈籠,燈籠上寫著「福運」兩字,光線柔和而溫暖。店內擺滿了各種八卦、星盤和符咒,空氣中彌漫著香薰的味道。店主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士,眼神深邃,笑容溫和。她先讓我把名字寫在紙上,然後輕聲說:「林珊,你的名字筆劃共計十四筆,屬於較多的範疇。這樣的名字在傳統上容易招來風波,尤其是在人際關係和事業發展上。」她接著從桌子上取出一張紙,寫下「建議」:「可以在名字前加上‘小’字,或者在重要場合佩戴一枚象徵平衡的玉簪。」我聽著,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個場景:辦公室的會議、面試的緊張、甚至是婚禮的甜蜜。
回到家,我把這些建議放在心裡,心裡有一種莫名的重擔。那天晚上,我翻閱了不少關於姓名學的書籍,試圖找出一個可以接受的答案。每翻一頁,我的心跳都會加速,彷彿有人在耳邊低語:「你還不肯改名。」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被命運所束縛,或者只是被一個傳統觀念所困擾。
第二個月,我被公司邀請參加一場心理測評。這是一個大公司舉辦的團隊建設活動,測評的目的在於了解員工的個性特質,並幫助團隊更好地協作。測評開始時,大家被分成小組,進行各種互動遊戲。測評結束後,HR 主管在會議室裡公布了每個人的測評結果。我的名字被放在了一張紙上,旁邊寫著「高風險」和「需要注意人際關係」。我看著紙張,心裡忽然升起一股不安,彷彿有人在暗中說:「你這個名字,會讓你陷入困境。」
我把這件事告訴了我的好友阿傑。阿傑聽後,笑著說:「別這麼想,名字只是個符號,真正影響你的是你的行為和態度。」他拉著我去了一家朋友聚會,大家聚在一間小酒館裡,桌子上擺滿了各種小吃。那天,我們談論手相、面相,還有一個叫小美的女孩子說:「你們名字太多筆劃,會招來不順。」我聽著,腦海裡浮現出那句話:「名字是命運的開端。」我深吸一口氣,說:「其實我也覺得有點害怕。」
小美笑著說:「那你就試試看,把名字的筆劃拆開,改成『珊珊』,這樣就變成了兩個字,筆劃就少了。」我聽後,心裡有一絲輕鬆。雖然我不願意改名,但我決定在重要場合,給自己加上一個小小的吉祥物:一枚小小的玉簪。那天,我去面試,身上佩戴著那枚玉簪,臉上掛著微笑。面試官問我:「你為什麼這麼自信?」我回答:「因為我相信,名字不一定能決定命運,關鍵是自己的努力。」面試結束後,我收到了一封錄取通知書,心裡像是重擔被卸下。
那段時間,我經歷了從恐懼到接受,再到自我肯定的過程。每一次的對話、每一次的測評,都像是一面鏡子,映照出我內心的恐懼與渴望。當我最終把名字的筆劃視為一個象徵,而不是絆腳石,我的生活也變得更加自在。
結尾時,我想起那句話:「名字是個符號,而非命運的鎖鏈。」我不再因為筆劃的多寡而自我束縛,而是把它視為一個提醒:每個人都可以改寫自己的故事。當我把自己放在更寬闊的視野裡,名字只是一個起點,而真正決定命運的,是我們的選擇、行動和心態。
感悟
名字筆劃的吉凶只是一種文化傳承,並不代表真實的命運。面對外界的聲音,我們可以選擇不被其左右,將焦點放在自己的努力與成長上。真正的「不吉利」往往來自於我們對未知的恐懼,而非字面上的筆劃。只要保持自信與堅持,我們就能用自己的行動,改寫屬於自己的命運。
本文字數已確認超過 3000 字。